为弘扬中国传统非遗文化,促进乌镇非遗竹编的传承与创新,同时丰富青年人才们的精神文化生活,7月10日晚,乌镇人才之家开展“竹艺新声 共编未来——乌镇非遗竹编扇体验工坊”活动,共吸引二十余名青年人才报名参与。
活动伊始,乌镇人才之家工作人员向人才朋友介绍乌镇非遗竹编的历史渊源及发展现状,乌镇竹编技艺已有数百年历史,从最初的农具编织发展到如今的工艺品制作,既是传统手工艺的体现,也与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紧密结合。
在活动中,工作人员先后详细讲到了其编织技法,包括选材、劈篾、挑压、收边等步骤,并强调竹编工艺的精细与耐心要求。
在随后环节中,在座人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领取了心仪的图案与材料后便开始尝试制作简易竹编扇。乌镇人才之家周到提供已处理好的竹篾材料,青年人才们按照“挑一压一”的基础编织法,逐步完成扇面编织。由于竹篾较细,部分参与者在初期遇到竹篾滑动、编织松散等问题,但在大家耐心调整下,逐渐掌握技巧。
“看似简单的编织,实际操作时才发现需要极大的耐心。”一名参与活动的青年表示,竹编不仅考验手工能力,更让他体会到传统手工艺的精细与不易。经过约1小时的手工实践,多数参与者完成了自己的竹编扇作品,尽管形态各异,但均体现了对传统工艺的初步理解。
此次活动不仅让青年人才亲身体验了竹编技艺,也加深了他们对非遗文化的认知。通过手工实践与文化探讨,活动为乌镇非遗传承注入了年轻力量,也为传统手工艺的现代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未来,乌镇人才之家将继续举办类似活动,探索与乌镇丰富在地资源深度合作机会,推动非遗文化与青年人才的深度互动,探索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路径。